印度教通常被认为是一种充满了大量神灵的宗教。您可能听说过印度教神灵有 33 千万(330 亿)个的说法。这个惊人的数字虽然广为流传,但却是人们对该宗教最大的误解之一。事实远比这个更令人着迷和微妙。让我们解开“印度教神有多少?”的谜团,探索“33 科蒂”一词背后的含义,并研究印度教如何定义各种形式的神性。
误解:33 千万神
关于印度教最经久不衰的神话之一是,印度教有 33 亿神。虽然这个数字经常在流行文化和日常对话中被提及,但它源于语言和解释错误。
混淆源自梵语单词“Koti”。在梵语中,“Koti”既可以表示“千万”(10 万),也可以表示“类型”或“范畴”。随着时间的推移,“三十三天尊天神”被错误地解释为 33 千万,即 33 亿位神,而不是其本意:330 个类别或类型的神灵。
这种误解就像听到“银行”这个词,以为某人指的是河岸,而实际上他们指的是金融机构。上下文很重要,在这种情况下,它改变了几代人对印度教万神殿的理解。
“33 科蒂”概念解析
“33 Koti”(त्रिदश,Tridaśa)一词出现在古印度教经文中,尤其是吠陀经。这些经文提到了 33 位主要神灵,根据其功能和领域分为特定群体。以下是 33 种类型的细分:
十二阿迪亚斯
这些是太阳神,每个神代表太阳和宇宙秩序的不同方面。它们包括:
- 伐楼拿
- 斜切
- 雅曼
- 巴嘎
- AMSA
- 杜蒂
- 特瓦什塔
- 蒲种
- Savitar
- 毗湿奴
- 安莎
- 维瓦斯万
11个鲁陀罗
楼陀罗与风暴、毁灭和转变有关,他们是凶猛的神灵,通常被认为是湿婆神的化身。他们是:
- 卡帕利
- 平加拉
- 比希玛
- 维茹帕夏
- 维洛希塔
- 阿杰莎
- 沙萨娜
- 沙斯塔
- 沙布
- 昌达
- 德鲁瓦
8 Vasus
这些是代表自然力量或现象的元素之神:
- 阿格尼(火)
- Prithvi(地球)
- 空气
- 安塔里克沙(空间)
- 阿迪亚(太阳)
- 迪奥斯(天空)
- 索玛(月亮)
- 星宿 (星宿)
两位阿什文
这对双胞胎神是神医,与健康、医药和黎明有关:
- 纳萨蒂亚
- 达斯拉
这 33 位神灵共同构成了早期吠陀印度教的核心神系。他们象征着统治宇宙的基本元素和原则。

那么为什么有这么多的神呢?
如果主要的神灵只有 33 种,为什么印度教似乎有数百万个神灵呢?
答案在于印度教的包容性、多样性和地方性。印度教并非以一部圣书或统一的教义为中心。相反,它经过数千年的演变,适应了不同的地区、文化和传统。因此,印度次大陆的神灵拥有无数的名字、形式和属性。
每个村庄可能都有自己的地方神灵。每个家庭可能崇拜特定形式的神灵或女神。每个哲学流派都强调不同的神灵。看似数以百万计的神灵往往是少数核心神的多种表现形式或方面。
主要神祇及其化身
人们提到的很多“神”其实都是某一个神的化身或形式。例如:
- 毗湿奴 是印度教的主要神灵之一,但他以十个化身(Dashavatara)而闻名,如罗摩、克里希纳和那罗辛哈。
- 湿婆 有多种形式,如 Nataraja、Bhairava、Ardhanarisvara 等。
- 戴维(女神) 化身为杜尔迦女神、卡利女神、拉克希米女神、萨拉斯瓦蒂女神、帕尔瓦蒂女神等等。
这些形式具有不同的象征目的,并在不同的背景下受到崇拜,但它们最终都指向一个神圣的本质。
一神教、多神教,还是其他?
另一个常见问题是印度教是一神教还是多神教。答案是什么?它比任何一个标签都更复杂。
印度教可以是:
- 一神论 从不二论吠檀多哲学的角度来看,它相信一切形式背后都有一个终极实在(梵天)。
- 多神论 实际上,人们会根据不同的需要和场合崇拜不同的神灵。
- 一神教即崇拜一个神,同时承认其他神的存在。
这种灵活性使得印度教徒能够在每件事、每个人身上看到神性。
地方神祇与民间传统
除了经典印度教的著名神祇外,还有无数地方和地区神祇。这些神祇通常与自然、祖先或村庄保护有关,有时后来被纳入主流印度教神祇。
例如:
- 艾亚纳尔 是泰米尔纳德邦著名的村神。
- 坎多巴 在马哈拉施特拉邦受到崇拜。
- 耶拉玛 在卡纳塔克邦备受尊崇。
这些神灵可能没有在吠陀经中被提及,但仍然受到深深的尊重和广泛的崇拜。
多元共存的哲学
尽管神祇多种多样,但许多印度教哲学都强调,所有神祇都是同一至高实在的不同方面。这一思想可以用以下这句话来概括:
“Ekam sat vipra bahudha vadanti”
“真理只有一个,智者却用许多名字来称呼它。”
这种信仰支撑了印度教对宗教多元化和包容性的态度。无论人们崇拜的是克里希纳、湿婆、杜尔迦还是当地女神,他们最终都与同一个普遍真理联系在一起。
那么,印度教有多少个神呢?
如果我们严格按照吠陀经文来理解,神的数量为 33 种,归类为“33 科蒂”。这些神代表了生命和宇宙的基本元素和宇宙力量。
如果我们将化身、地区性表现、地方神灵和个人信仰形式也算进去,那么这个数字几乎数不胜数。但这并不意味着印度教信仰 330 亿个独立、互不相干的神灵。相反,它反映了一种世界观,即神性是无限的、无处不在的,并以无数种方式被体验到。

结语
印度教的神殿并非杂乱无章的众神集合,而是一个复杂而有意义的系统,其中每个神、形态或化身都有独特的用途。“33 千万”这个数字是一种误解,其根源在于语言,而非神学。
在本质上:
- 这里有 33 个主要类别 根据吠陀经,众神之神。
- 印度教表达了神性 无数的形式 以适应不同的文化和精神道路。
- 印度教的核心教义是 所有的神都是一个单一的、普遍的现实的表现.
那么,印度教中有多少个神呢?严格地说: 33类型. 精神上: 尽可能多的与神连接。
另请参阅: 印度神话为何强调佛法和因果